平吉镇党委书记王道平告诉记者,古秀村位于平吉镇的东南面(方向),辖高岭、高楼、高屋、那桥、秀管坝、东南、水东、大坡、大排、青鱼坪、沟口 等11个自然村,共有党员56人。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,他们带头以优质稻、糖料蔗 、猪 、鸡、鸭等为主要产业,让贫困群众学有模样、赶有方向。经过多年的系统扶贫,全村4280人中的205名贫困群众,如今仅剩下13名未脱贫,目前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.3%。
平吉镇驻古秀村工作队队员张斌光介绍,为让多年种植甘蔗的地块在实施“旱改水”后尽快达到种植标准,负责整改施工的广西钦州铭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自告奋勇当起了“粮农”。今年4月,该公司栽种下了“1377”品种的杂交水稻。由于土壤类型属于砂土,公司对田块进行了土壤结构固化,使其更易囤积养分供水稻吸收。
得知企业将“代行”这80公顷水田的管养,且原有农户每年将获得每公顷1.8万元的租金及补贴时,古秀村群众纷纷表示支持镇党委政府的这份良苦用心。
王道平书记告诉记者,在古秀村的80公顷“旱改水”地块实践中,表明在该镇实施“旱改水”工程,只要群众思想工作做得扎实,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布局就会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。他透露,目前该镇正在申报的200公顷“旱改水”工程项目已获批,待招标结束,相关企业就会进场抢抓工时施工,明年该镇将会有更多的“青纱帐”化身金灿灿的稻浪,确保粮食足量供应,把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里。